本文严格依托权威信息源配资网站炒股,官媒占比超过80%,结合最新动态与历史数据,保持观点中立。文章末尾附有详尽参考资料。
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亲自宣布发起代号为“黑旗”的军事行动,数十架战机远程飞行至也门西部红海沿岸实施突袭。荷台达港、伊萨角港和萨利夫港在凌晨时分遭受密集轰炸,拉斯卡提卜发电站同时被导弹命中,造成严重破坏。
空袭发生前数小时,以色列军方通过阿拉伯语发布撤离命令,警告上述区域内的居民和人员迅速撤离。更引人关注的是,被胡塞武装扣押超过一年的“银河领袖”号货轮也被列为打击目标,以色列军方声称该船已被改装为“海上作战指挥平台”,用于控制海域动态。
那么,以色列为何跨越千里,对一个非邻国发动如此猛烈攻击?胡塞武装又是如何用价格低廉的导弹挑战中东地区军事强国?这背后究竟有哪些隐藏的代理战争主导者?
---
三大港口陷入火海,红海贸易生命线遭重创
展开剩余85%7月6日深夜,以色列空军基地异常忙碌,数十架战机陆续升空,向西南方向长距离飞行近2000公里,目标直指也门红海沿岸。
这场名为“黑旗”的军事行动经过严密筹划,空袭前两小时,以军通过社交媒体发布阿拉伯语撤离警告,通知荷台达港、萨利夫港、拉斯伊萨港及周边发电站区域的人员及时撤出。
凌晨爆炸声响彻荷台达,惊醒众多居民。一位当地居民在电话采访中描述:“爆炸声连续不断,震得窗户都颤抖起来,大家纷纷跑向地下室避难。”胡塞武装控制的马西拉电视台证实,三大港口和拉斯卡提卜中央发电站遭受了精准打击。
其中,伊萨角港储备着大量石油和天然气资源,萨利夫港则是胡塞武装进口燃油的关键通道。
最具象征意义的攻击目标是“银河领袖”号货轮。这艘在2023年11月被胡塞武装扣押的船只,被以色列军方指控已被改装为“海上监视和作战指挥中心”。卫星影像显示,该船甲板加装了雷达设备,其停泊位置能有效监控红海南部航线。
此次空袭的导火索在24小时前已点燃。7月6日下午,一艘悬挂利比里亚国旗的商船在红海航行时遭遇胡塞武装出动的4艘遥控自杀快艇攻击,导致两艘快艇撞击船体爆炸,引发大火。
胡塞武装当天还宣称向以色列发射了“巴勒斯坦-2”型高超音速导弹,声称成功命中特拉维夫本-古里安机场。
这种“你轰炸我商船,我毁你港口”的循环报复已成为常态。三个月前,胡塞武装导弹在本-古里安机场炸出两米深坑,以色列随即对荷台达港70%设施实施毁灭性打击。
而这次以色列的反击力度更胜一筹——三大港口同时遭受20余次空袭,目的在于彻底瘫痪胡塞武装的补给线路。
---
以色列与胡塞武装背后的中东博弈
表面上看,这是一场以色列与胡塞武装的直接冲突,实际上却隐藏着复杂的大国博弈。在特拉维夫的作战图上,胡塞武装被标记为“伊朗伸向红海的长臂”。
每一次对荷台达港的轰炸,实质上都是对德黑兰战略红线的试探。
伊朗的支持模式非常独特:他们公开展示能够突破美以先进反导系统的新型导弹,同时向前线的代理“弟弟们”提供武器和士气支持。
这种策略催生了中东特有的战争形态:代理人奋战在前线,大国在幕后遥控指挥,既要展示力量,又要避免冲突失控。
美国的角色颇具耐人寻味。表面上呼吁冲突各方保持克制,私下却不断向以色列提供更先进的武器装备。去年底,也门上空甚至曝出美以战机协同作战的画面。
这种模糊态度比公开对抗更危险,因为它让冲突双方误判局势,以为能继续升级,最终将整个地区推向危险边缘。
以色列的战术在6月13日的“崛起的雄狮”行动中展现得淋漓尽致。当时,以军突袭伊朗本土,先用电子战瘫痪敌方雷达,接着无人机蜂群摧毁防空导弹,最后F-35战机如入无人之境。
伊朗革命卫队的空军和防空高级将领遭到精准“斩首”,德黑兰机场的客机被炸毁作为示威。48小时内,伊朗半数防空系统和大量战机被毁。
如今,“代理人战争 直接打击”双轨策略成型:对伊朗本土实施精确“擒贼擒王”打击,对胡塞武装则主打港口瘫痪战术。
这种分层应对既避免全面与伊朗开战,又能持续保持压力。
---
人道灾难与地缘政治的赌局
当政客们在地图上划定红线时,荷台达港的平民却在为基本生活苦苦挣扎。这个港口承担着也门80%以上的粮食供应和绝大部分救命药品进口。
联合国官员多次警告,针对荷台达的持续轰炸正在引发“毁灭性”的人道危机。
拉斯卡提卜发电站被摧毁后,荷台达省大面积停电。医院备用发电机仅能支撑手术室运作,普通病房的呼吸机接连停摆。更严重的是,制冷设施停运导致疫苗和药物快速失效。
红海航运危机波及全球经济。胡塞武装用造价仅数万美元的土制导弹,对抗以色列价值数百万美元一枚的防空拦截弹。
这种“非对称消耗战”让红海这条贸易大动脉风险陡增,国际油价随之上涨,货船保险费飙升300%。一些船东甚至让船只挂靠中国国旗,试图规避袭击风险。
冲突的溢出效应已现端倪。今年2月,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抵抗武装发动突袭,摧毁以军哨所,导致两名军官死亡。
5月,黎巴嫩南部以色列对真主党目标发动“停火以来最猛烈轰炸”,清除多名高级指挥官。上月,土耳其战机拦截以色列无人机,显示战火正在向更多国家蔓延。
以色列防长卡茨严厉表态:“也门的结局将与德黑兰一样,任何敢伤害以色列的人,都将失去手臂。”
美国驻以色列大使更公开建议派遣B-2隐形轰炸机“前往也门”,这些言论将荷台达的码头、仓库及无辜民众的生命推向地缘政治的赌局中心。
荷台达港的浓烟尚未散去,以色列空军已返回基地。胡塞武装发言人萨雷亚誓言将用更强烈的导弹进行反击,德黑兰街头悬挂起复仇的红旗。
尽管以色列在军事实力上占据优势,胡塞武装却凭借“穷人的导弹对抗富人的防空系统”的策略,正在重塑战争经济学。
当冲突成本的天平开始倾斜,中东多国纷纷卷入漩涡,以色列防长“失去手臂”的威胁,或将成为整个地区未来命运的写照。
——《以色列空袭也门多地》配资网站炒股,中国新闻网2025-07-07 10:54
发布于:天津市天宇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